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章(第1页)

不妨看看印度。

历史上所谓印度文明,是在公元前1400年以后由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这些移民来自突厥斯坦(turkestan,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州),文明成果被称为吠陀(vedic),意思是&ldo;神圣的知识&rdo;。既然如此,他们实行种姓制度,掌握神圣知识的祭司婆罗门位居第一等级,提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就都不奇怪了。[31]

然而印度也没有教皇。

这里面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首先,印度的婆罗门就像中国东晋的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却没有组织,不是集团,当然也没有领袖。其次,宗教在印度是轮流坐庄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曾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耆那教和锡克教也势力不小。第三,古代印度屡遭外敌入侵,侵略者有的掠夺而去,有的入乡随俗,有的还带来了自己的宗教。如果要教皇,请问选谁?

实际上印度半岛是一块动荡的土地。英国人实行殖民统治之前,它几乎没有被真正统一过,分裂和断裂倒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可谓铁打的印度,流水的王朝。事实上,它的面积过于广袤,人口过于密集,文化过于多元,力量又过于分散,实在无法形成中华或罗马那样的大帝国。[32]

没有统一的帝国,就不需要统一的思想,也不需要统一的宗教,当然更不需要教皇。于是,从未有过安宁的印度便只好变成&ldo;宗教博物馆&rdo;,还是没有馆长的。

这倒不难理解。奇怪的是,虽然印度盛产宗教,印度人也充满宗教情感,却只有佛教走向了世界,印度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不迈出国门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

也只能说佛教是异类。

佛教很早就走出了国门,而且还是公派出国。在中国的韩非子竭力宣扬法家学说时,梵文名叫无忧(aka)的阿育王派出高僧到各地弘扬佛法,足迹所至东到缅甸,南到斯里兰卡,西边甚至到了叙利亚、埃及和希腊。[33]

不能确切地知道阿育王的想法。也许在他看来,好东西就该与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在佛光普照之下得到解脱,则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也体现了菩萨心肠。

后来兴起的印度教却显然没有这个兴趣。他们跟犹太教一样,更愿意坚持自己的民族性,甚至阶级性。这个新的综合体虽然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部分教义,本质上却仍属婆罗门。三位伟大的神‐‐梵天(brahā,梵文,下同)、毗湿奴(visnu)和湿婆(siva)分别作为世界的创造者、保护者和破坏者共存于顶级,然后繁衍出众多的神。

这是符合印度国情的。等级森严符合种姓制度,多神崇拜符合多元文化,因此很快就占了上风。无法回到祖国的佛教只好继续远行,到异国他乡去寻找出路。

幸运的是,他们来到了中国。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还是宗教的真空地带。何况佛教来得正是时候。没过多久,中国就像印度一样陷入长时间的动乱和分裂,此为天时;传播路线主要经由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域,此为地利;北方胡人视其为同类,南方士族视其为知音,此为人和。

这就不但能落地生根,还能做转口贸易。

当然,这里面其实存在问题:中华和印度两大文明毕竟异质,就像希腊和希伯来。好在文明史上并不乏此类奇怪的组合,比如罗马教皇与法兰克人的联盟。可见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政治如此,文化亦然。

何况佛教与中华文明并非没有相通之处。实际上从宗教的角度看,文明无非四种:一神、多神、泛神、无神。多神教很难有世界性,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教。一神教虽然有可能走向世界,但前提条件是:新皈依者表面上多神崇拜,实质上是泛神论者,原本并没有坚定的信仰,比如埃及人、突厥人和蒙古人。当然,如果他们之前已有一神倾向,也不妨顺水推舟地改宗更为纯粹的一神教,比如波斯人。

佛教和华人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的。你可以说他们无神,因为佛陀和祖宗都是人,不是神。同样,也不妨称其为多神和泛神,因为这些崇拜对象具有神性,能够赐福于子孙后代和芸芸众生。正是这种不确定,使双方都有了各自表述的空间和余地,难怪能够共建文明。

文明的混血势必产生巨大的能量,大唐也因此具有了毋庸置疑的世界性。事实上,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的佛教,是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跟儒家学说等等一起漂洋过海的,这里面当然也有禅宗一份功劳。

但,禅宗也让我们错失良机。

作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玄奘留学印度十七年,糅合十家学说编译而成一部《成唯识论》(简称《唯识论》)。图示书影为明万历海宁陈瓛重刊本。

机会是佛教带来的,玄奘法师取回的真经其实包含着中华文明稀缺的资源,这就是作为印度哲学&ldo;五明&rdo;之一的因明(hetuvidyā)。明(vidyā)就是知识、智慧、学问,比如声明就是音韵学和语言学。因(hetu)则是推理依据,所以因明就是逻辑学和认识论。认识论又叫量论,研究对象则是现量和比量,也就是直觉知识和推理知识。[34]

可惜最后被欣然接受的却主要是声明。它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由此产生了格律诗。因明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禅宗的主张是顿悟成佛,那又何必要什么逻辑推理?[35]

于是连同因明背后的科学精神也被拒之门外。事实上遍检禅宗的公案和机锋,你会发现那更多的是抖机灵,而非爱智慧。要知道,智慧和爱智慧可是两回事。没有希腊人那样对智慧的爱,最后就只会剩下文字游戏和耍嘴皮子。

包容精神属于地中海,科学精神属于雅利安,因明在本质上是西方的。所以这一次的擦肩而过,就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因为技术进步可以依靠劳动人民,科学研究和国民教育却只能依靠知识阶层。如果知识阶层集体地对逻辑推理不感兴趣,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就实在堪忧。甚至就连阿q精神也多少要由禅宗负责。试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示众等等,不也颇有禅意吗?

看来,反思是必须的,却又只能留待将来。

现在可以做总结了。似乎可以这么说:自从隋炀帝打通南北大运河,穆罕默德在麦加得到天启,世界就进入了洗牌的时代。洗牌风起云涌地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从阿拉伯人建立世界大帝国,日耳曼蛮族成为欧洲新主人,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旋风横扫欧亚大陆,奥斯曼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宰,拜占庭作为千年帝国落下帷幕。

这就是文明的走向。

在这浪cháo激荡的岁月,中华文明一方面与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另方面则按照自身的趋势走向巅峰。灿烂辉煌的唐宋,是世界文明圈的时代。之后,是盛极而衰,是起伏跌宕、日薄西山和浴火重生。中华帝国由扩张而收缩的转折点,则正是看似与禅宗无关的怛罗斯战役和安史之乱。

易中天中华史17:大宋革新  书生意气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易中天品三国  从星空到心灵  帝国的终结  高高的树上  帝国的惆怅  汉代风云人物  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  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读城记  孤女俱乐部  女生贾梅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  

热门小说推荐
巨星之巅,君思千年

巨星之巅,君思千年

上一世,她是大梁第一女将,武艺超群,睿智果敢,助羸弱的帝君平定四海,帝君说,待天下一统,本王便娶你为后!等来的却是叛国通敌杀无赦的圣旨!她恨若有来生,定倾你江山,覆你帝位!这一世,竟重生到21世纪的今天!可为何那个凉薄的帝君成了亚洲巨星影帝。不,仇一定要复,她历经艰辛踏入影视帝国!誓要将那背叛自己的男人踏在脚下踩着他步上巨星之巅。等等,为何身后总是跟着个男人死皮赖脸地喊着要娶她为妻,还从前世跟到今生?而那个男人,还是个誉满全球的巨星,时代影视传媒集团真正的控股人!某天,那个男人将她压在身下,用邪魅的眼光威逼从现在起你的眼里只能有我,只能追逐我的身影!要是我说不呢?她反抗道。那就让你变成我的人!男人变得狂魅又霸道,我为你守身如玉千年,是时候该还我百年了!某天,要拍武打戏,某女抚了抚酸痛的腰,对经纪人说了句请安排延迟一周拍!本文1V1,双强宠文无虐,男主俊若神祇冷若修斯智若诸葛,女主貌若冰莲狠若虎狼智若武后,强强联手,登上巨星之巅!本文亦可叫将女重生巨星进化攻略爱情亲情奋斗复仇,你要的这里都有,一次看个够。推荐我的完结文至尊孤凰倾天下...

至尊小农民

至尊小农民

何为至尊?至尊就是一切都是我说的算,一个穷困潦倒到极致的小农民机缘之下得到洞天福地,从此走上至尊巅峰之路。村花?我的,俏寡妇?我的。美女书记?我的,警花?也是我的。都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

徒弟总想要我命

徒弟总想要我命

双重生夜千璃借体重生,本想痛改前非,好好的报报仇,然后在养养徒弟,结果徒弟越养越歪。不仅感叹这徒弟实在是不好养魔君顾祁重活一世,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上辈子手刃自己的仇人,如今却成了自己的师傅!而且这师傅似乎脑子不好使宠徒狂魔夜千璃,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心心念念,放在心尖尖的乖徒弟,从头到尾都只想要她的命...

噬灭剑神

噬灭剑神

最火爆热血玄幻爽文世人皆求仙魂传承,唯我独得剑神传承!少年易逍遥,掌控吞噬与毁灭之力,修炼天地最强剑道,噬天灭地,一剑逆天!剑斩,毁灭苍穹!掌落,吞噬天地!拳轰,破尽万法!...

嘘!厉先生,请别强娶

嘘!厉先生,请别强娶

嘘!厉先生,请别强娶据传厉家少爷不近女色,不是同志就是有隐疾。宋云洱扶了扶酸软的老腰,同志?隐疾?你们倒是来试试!明明就是一只禽兽!厉庭川,她们说我配不上你!宋云洱指着网络上的流言,愤愤的说道。男人好整以暇的在她身边坐下,不疾不徐问,说你哪配不上?宋云洱咬牙,她们说我一无长处!男人勾唇一笑,一脸玩味又暧昧,长处我有就行了,你确实不需要。喂,你干什么!宋云洱瞪着已经压在她身上的男人,咬牙切齿。厉庭川邪肆一笑,风淡云轻,当禽兽,顺便让你接受我的长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