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ldo;过河卒子&rdo;,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我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ldo;优点&rdo;。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ldo;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rdo;他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有我上面讲到的只此一家的&ldo;恩师&rdo;;另一方面却又有老虎拜猫为师学艺,猫留下了爬树一招没教给老虎,幸免为徒弟吃掉的民间故事。二者显然是有点矛盾的。适之先生对青年人一向鼓励提挈。40年代,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升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后来周一良回到中国,倾向进步,参加革命,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杨联升留在美国,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内,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高于杨,虽然在学术上也有所表现,但是,格于形势,不免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看了二人的遭遇,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3)
------------
我同适之先生在孑民堂庆祝会上分别,从此云天渺茫,天各一方,再没有能见面,也没有能互通音信。我现在谈一谈我的情况和大陆方面的情况。我同绝大多数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和教师一样,怀着绝对虔诚的心情,向往光明,向往进步。觉得自己真正站起来了,大有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之感,有点忘乎所以了。我从一个最初喊什么人万岁都有点忸怩的低级水平,一踏上&ldo;革命&rdo;之路,便步步登高,飞驰前进;再加上天纵睿智,虔诚无垠,全心全意,投入造神运动中。常言道:&ldo;众人拾柴火焰高。&rdo;大家群策群力,造出了神,又自己膜拜,完全自觉自愿,绝无半点勉强。对自己则认真进行思想改造。原来以为自己这个知识分子,虽有缺点,并无罪恶;但是,经不住社会上根红苗壮阶层的人士天天时时在你耳边聒噪:&ldo;你们知识分子身躯脏,思想臭!&rdo;西方人说:&ldo;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成为真理。&rdo;此话就应在我们身上,积久而成为一种&ldo;原罪&rdo;感,怎样改造也没有用,只有心甘情愿地居于&ldo;老九&rdo;的地位,改造,改造,再改造,直改造得懵懵懂懂,&ldo;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rdo;。然而涅难望,苦海无边,而自己却仍然是膜拜不息。通过无数次的运动一直到十年浩劫自己被关进牛棚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皮开肉绽,仍然不停地膜拜,其精诚之心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改革开放以后,自己脑袋里才裂开了一点缝,&ldo;觉今是而昨非&rdo;,然而自己已快到耄耋之年,垂垂老矣,离开鲁迅在《过客》一文讲到的长满了百合花的地方不太远了。
至于适之先生,他离开北大后的情况,我在上面已稍有所涉及;总起来说,我是不十分清楚的,也是我无法清楚的。到了1954年,从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起,批判之火终于烧到了适之先生身上。这是一场缺席批判。适之远在重洋之外,坐山观虎斗。即使被斗的是他自己,反正伤不了他一根毫毛,他乐得怡然观战。他的名字仿佛已经成一个稻草人。浑身是箭,一个不折不扣的&ldo;箭垛&rdo;,大陆上众家豪杰,个个义形于色,争先恐后,万箭齐发,适之先生兀自巍然不动。我幻想,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景观。在浪费了许多纸张和笔墨、时间和精力之余,终成为&ldo;竹篮子打水一场空&rdo;,乱哄哄一场闹剧。
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中国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算是高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中国古称&ldo;仁者寿&rdo;,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ldo;仁者不寿&rdo;。当时在大陆上&ldo;左&rdo;风犹狂,一般人大概认为胡适已经是被打倒在地的人,身上被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这样一个人的死去,有何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报刊杂志上没有一点反应。我自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毫无所知。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脑袋里开始透进点光的时候,我越想越不是滋味,曾写了一篇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我连&ldo;先生&rdo;二字都没有勇气加上,可是还有人劝我以不发表为宜。文章终于发表了,反应还差强人意,至少没有人来追查我,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最近几年来,改革开放之风吹绿了中华大地,知识分子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变,身上的枷锁除掉了,原罪之感也消逝了。被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逐渐清除了,再也用不着天天夹着尾巴过日子了。这种思想感情上的解放,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出版界也奋起直追,出版了几部《胡适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雄心最强,准备出版一部超过两千万字的《胡适全集》。我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主编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出版社竟垂青于我。我本不是胡适研究专家,我诚惶诚恐,力辞不敢应允。但是出版社却说,现在北大曾经同适之先生共过事而过从又比较频繁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铁证如山,我只能&ldo;仰&rdo;(不是&ldo;俯&rdo;)允了。我也想以此报知遇之恩于万一。我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副标题是:还胡适以本来面目。意思也不过是想拨乱反正,以正视听而已。前不久,又有人邀我在《学林往事》中写一篇关于适之先生的文章,理由同前,我也应允而且从台湾回来后抱病写完。这一篇文章的副标题是:毕竟一书生。原因是,前一个副标题说得太满,我哪里有能力还适之先生以本来面目呢?后一个副标题是说我对适之先生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我在上面谈了一些琐事和非琐事,俱往矣,只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记忆。我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望九之年,居然还能来到宝岛,这是以前连想都没敢想的事。到了台北以后,才发现,50年前在北平结识的老朋友,比如梁实秋、袁同礼、傅斯年、毛子水、姚从吾等等,全已作古。我真是&ldo;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rdo;了。天地之悠悠是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抗御的。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北方城郭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留德十年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学问人生 另一种回忆录 白说 阅世心语 牛棚杂忆 痛并快乐着 幸福了吗 真话能走多远 SARS危机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季羡林谈写作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真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豪气贯长虹,成败复谁论高宠手语。也或狂喜,也或狷狂,高宠是怎样的一个人?没有人知道,即使是奋笔疾书的作者也不能完全的描述出来。在获得自由的那一刻起,年少的高宠如同一片纷飞飘落的叶子,时尔被命运的狂风吹落,时尔又被推到时世的风口浪尖。神亭岭上,当高宠拧矟刺向孙策的那一刻,他不会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延续多久,也不能预料孙策将会成为他最强悍的对手。江南,一段新的吴楚争霸故事娓娓展开。面对高宠这般顽强不弃的对手,曹操刘备孙策刘表袁绍这些纵横一时的诸侯不知又会作如何动作?柳絮桃花,自在飞莺,恰恰马蹄,浅草闲人,英雄多情无悔。当高宠第一次意识到男女之情时,他的生命也因为陆缇慕沙大乔等妙龄女子的出现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而这才是高宠心中的三国。新书色相在新书榜打榜,大家多多支持,万分感谢!...
红尘道,妖魔道,人妖是非皆颠倒。沧海笑,昆仑笑世间由得我大笑。江中剑斩龙蛟,云间射尽大雕。北邙山上千盅酒,聊斋路上走一遭!聊斋世界,妖狐横行,神道设教。身为一个末法世界的修道者,穿越到这个道法显圣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开创出仙人一脉...
林千冥被挚友算计,导致曾经的第一天骄,成为了废柴的代名词。体味了短暂的世态炎凉之后,林千冥再度崛起,以坚毅的心性,一步步重回巅峰。...
男友劈腿,一夜宿醉,居然一不小心惹上了沈氏集团的太子爷沈耀。沈耀是何等人物,却被拒之门外。如此上等的人物,却偏偏缠上了她,景夕怕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嘛,麻溜的带着球逃之夭夭。从此,消失在他面前。再次相遇,是在三年后,她已经蜕变成圈内第一名模,身边男人无数不说,还多了一个软萌的团子。这些男人是什么鬼?这个小团子又是什么鬼?沈耀怒了沈太太,这颗心,你还要不要?...
所以说,果断吧节操抛掉,开新坑啦!书名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玄幻异界大陆,带着外挂的神经质少年的征服历程。各时代大量英雄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