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记得,在我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时,不知是清华的哪一个团体组织了一次系列讲座,邀请一些著名的学者发表演说,其中就有孟真先生。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三院的一间教室里。孟真先生西装笔挺,革履锃亮。讲演的内容,我已经完全忘记了。但是,他那把双手插在西装坎肩的口袋里的独特的姿势,却至今历历如在目前。
在以后一段长达十五六年的时间中,我同孟真先生互不相知,一没有相知的可能,二没有相知的必要,我们本来就是萍水相逢嘛。
然而天公却别有一番安排,我在德国待了十年以后,陈寅恪师把我推荐给北京大学。一九四六年夏,我回国住在南京。适值寅恪先生也正在南京,我曾去谒见。他让我带着我在德国发表的几篇论文,到鸡鸣寺下中央研究院去拜见当时的北大代校长傅斯年。我遵命而去,见了面,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告辞出来。我们第二次见面就是这样匆匆。
二战期间,我被阻欧洲,大后方重庆和昆明等地的情况,我茫无所知。到了南京以后,才开始零零星星地听到大后方学术文化教育界的一些情况,涉及面非常广,当然也涉及傅孟真先生。他把山东人特有的直爽的性格‐‐这种性格其他一些省份的人也具有的‐‐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他所在的中央研究院当时是国民党政府下属的一个机构。但是,他不但不加入国民党,而且专揭国民党的疮疤。他被选为地位很高的参政员,是所谓&ldo;社会贤达&rdo;的代表。他主持正义,直言无讳,被称为&ldo;傅大炮&rdo;。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在贪赃枉法方面,各有千秋,手段不同,殊途同归。其中以孔祥熙家族名声最坏。那一位&ldo;威&rdo;名远扬的孔二小姐,更是名动遐迩,用飞机载狗逃难,而置难民于不顾。孟真先生不讲情面,不分场合,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痛快淋漓地揭露孔家的丑事,引起了人民对孔家的憎恨。孟真先生成为&ldo;批孔&rdo;的专业户,口碑载道,颂声盈耳。
孟真先生的轶事很多,我只能根据传说讲上几件。他在南京时,开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他待人宽厚,而要求极严。当时有一位广东籍的研究员,此人脾气古怪,双耳重听,形单影只,不大与人往来,但读书颇多,著述极丰。每天到所,用铅笔在稿纸上写上两千字,便以为完成了任务,可以交卷了,于是悄然离所,打道回府。他所爱极广,隋唐史和黄河史,都有著述,洋洋数十万言。对历史地理特感兴趣,尤嗜对音。他不但不通梵文,看样子连印度天城体字母都不认识。在他手中,字母仿佛成了积木,可以任意挪动。放在前面,与对音不合,就改放在后面。这样产生出来的对音,有时极为荒诞离奇,那就在所难免了。但是,这位老先生自我感觉极为良好,别人也无可奈何。有一次,他在所里做了一个学术报告,说《史记》中的&ldo;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rdo;&ldo;不得&rdo;二字是buddha(佛陀)的对音,佛教在秦代已输入中国了。实际上,&ldo;禁不得&rdo;这样的字眼儿在汉代是通用的。老先生不知怎样一时糊涂,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在他以前,一位颇负盛名的日本汉学家藤田丰八已有此说。老先生不一定看到过。孤明独发,闹出了笑话。不意此时远在美国的孟真先生,听到了这个信息,大为震怒,打电话给所里,要这位老先生检讨,否则就炒鱿鱼。老先生不肯,于是便卷铺盖离开了史语所,老死不明真相。
但是,孟真先生是异常重视人才的,特别是年轻的优秀人才。他奖励扶掖,不遗余力。他心中有一张年轻有为的学者的名单。对于这一些人,他尽力提供或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安心研究,帮助他们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仍来所里工作。他还尽力延揽著名学者,礼遇有加。他创办的《史语所集刊》在几十年内都是国内外最有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刊物。一登龙门,身价十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是十分光荣的事。这个刊物至今仍在继续刊行,旧的部分有人多方搜求,甚至影印,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所仅见。
孟真先生有其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其菩萨慈眉的一面。当年在大后方昆明,西南联大的教师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研究员,有时住在同一所宿舍里。在靛花巷(?)宿舍里,陈寅恪先生住在楼上,一些年纪比较轻的教员和研究员住在楼下。有一天晚上,孟真先生和一些年轻学者在楼下屋子里闲谈。说到得意处,忍不住纵声大笑。他们乐以忘忧,兴会淋漓,忘记了时光的流逝。猛然间,楼上发出手杖捣地板的声音。孟真先生轻声说:&ldo;楼上的老先生发火了。&rdo;&ldo;老先生&rdo;指的当然就是寅恪先生。从此就有人说,傅斯年谁都不怕,连蒋介石也不放在眼中,惟独怕陈寅恪。我想,在这里,这个&ldo;怕&rdo;字不妥,改为&ldo;尊敬&rdo;就更好了。
这一次,我由于一个不期而遇的机会,来到了台北,又听到了一些孟真先生的轶事。原来他离开大陆后,来到台湾,仍然担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同时兼任台湾大学的校长。他这一位大炮,大概仍然是炮声隆隆。据说有一次蒋介石对自己的亲信说:&ldo;那里(指台大)的事,我们管不了!&rdo;可见孟真先生仍然保留着他那一副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他真正继承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传统。
根据我上面的琐碎的回忆,我对孟真先生是见得少,听得多。我同他最重要的一次接触,就是我进北大时,他正是代校长,是他把我引进北大来的。据说‐‐又是据说,他代表胡适之先生接管北大。当时日寇侵略者刚刚投降。北大,正确说是&ldo;伪北大&rdo;教员可以说都是为日本服务的。但是每个人情况又各有不同,有少数人认贼作父,觍颜事仇,丧尽了国格和人格。大多数则是不得已而为之。二者应该区别对待。孟真先生说,适之先生为人厚道,经不起别人的恳求与劝说,可能良莠不分,一律留下在北大任教。这个&ldo;坏人&rdo;必须他做。他于是大刀阔斧,不留情面,把问题严重的教授一律解聘,他说,这是为适之先生扫清道路,清除垃圾,还北大一片净土,让他的老师胡适之先生怡然、安然地打道回校。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到北大来的。我对孟真先生有知遇之感,难道不是很自然的吗?
这一次我们三个北大人来到了台湾。台湾有清华分校,为什么独独没有北大分校呢?有人说,傅斯年担任校长的台湾大学就是北大分校。这个说法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三个人中,除我以外,他们俩既没有见过胡适之,也没有见过傅孟真。但是,胡、傅两位毕竟是北大的老校长,我们不远千里而来,为他们二位扫墓,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我们谨以鲜花一束,放在墓穴上,用以寄托我们的哀思。我在孟真先生墓前行礼的时候,心里想了很多很多。两岸人民有手足之情,人为地被迫分开了五十多年,难道现在和好统一的时机还没有到吗?本是同根生,见面却如参与商,一定要先到香港才能再飞台湾。这样人为的悲剧难道还不应该结束吗?北大与台大难道还不应该统一起来吗?我希望,我们下一次再来扫孟真先生墓时,这一出人间悲剧能够结束。
白说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石破天惊 幸福了吗 北方城郭 羽·青空之蓝 留德十年 另一种回忆录 SARS危机 季羡林谈人生 痛并快乐着 学问人生 牛棚杂忆 英雄时代 阅世心语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大唐西域记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四平八稳了一辈子的许成瑜瞎了眼,嫁错了人,再来一次,许五姑娘照旧柔端淑婉,她忙着掌家持中馈,治刁奴,斗堂姐,开铺面,唯独不忙相看夫家去议亲。萧闵行却不同,他要忙的,只有一件事哄许成瑜多跟他亲近些,再亲近些,他喜欢这姑娘嫁给他做正妻。许五姑娘得罪不起,客气敷衍,可日子长了,五姑娘表示也行吧。...
这是一个十分另类的小说。脱离大纲,完全写飞,火影完全不像火影。前期因为新人作者可能有很多的缺点,希望大家看了五十章再考虑弃书。群号398944743欢迎大家。...
茯笙是一个许愿即刻成真的人。某个位面,小姑娘出门忘了带伞。她蹲下,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叹了口气,嘟囔,要是雨能停下来,就好了。话音刚落,阴沉沉的天空瞬间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系统!?你做了啥??小姑娘一脸茫然,我只是想雨停系统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卑微的系统颤抖着开始查原因。又某个位面,小姑娘被绑架。五花大绑地绑在板凳上上,动弹不得。皮肤被勒得红红的,格外地疼。她低头撇了撇嘴,有点委屈,这帮坏人,哼,欺负我,出门是要遭雷劈的。下一秒,刚走出去想买饭的坏人,被天空中一道惊雷劈中,瞬间倒地。众坏人!!!小姑娘立刻被毕恭毕敬地清了出去。最后,某个位面。小姑娘抬头仰望星空,盯着天上的星星,抿了抿唇,小声道,要是他能陪着我,就好了。系统这不可能实现的,我不相信。话音刚落。系统被踹到了一边。小姑娘瞬间被抱住,身后,男人的嗓音轻柔,又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笨蛋。我明明,一直在陪着你。小姑娘愣住。一一直都在?男人微微勾唇,不然,谁来满足你的愿望?小姑娘脸一红,有些紧张地抱住了他,唇角微弯,谢谢谢你。不客气,我的夫人。...
原本只是普通人的林动历经两次轮回意外穿越来到了九天大陆,夺舍成为一名世家贵族的旁系子弟韩飞。在这片宽广无垠的大陆上,有着诸多的智慧种族和奇妙的斗气灵法,出于对强大力量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抗争,韩飞毅然踏上艰险无比的武技天道之路,从此开始了他热血激昂的传奇人生。这是一个斗气称雄的世界,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留下自己的名字!武士等阶武徒武者武师大地武士海洋武士天空武士传奇武士传说武宗寂灭武神。...
作者可可利口的经典小说心尖挚爱秦总独宠小娇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夕之间风云变幻,父母双亡公司破产,又遭亲人无耻逼迫。男人如天神降临一般救她于水火之中,却又带来一纸协议他对她的好是表象还是真心?暧昧又疏离之间,她该如何抉择?直到天神骤然陨落,才知道他一直独宠她一人!...
少年萧浪,天生觉醒超级神魂,却被误认为废神魂。在家族受尽屈辱,多次被陷害,无奈之下叛出家族,从此一飞冲天,青云直上。为了心爱的姑娘,心中的道义,他不惜举世皆敌,一路屠神。天要压我,我就破了这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