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适龄孩子不上学,这是个问题。
朱允炆走访过民间,农家一些孩子五岁就已经跟在父母背后下地干活了,烧火做饭更是不在话下,七八岁的孩子劈柴、挑水干力气活的也不再少数,十二三岁被当做主要劳力,开始挑大梁的也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绝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汗流浃背,吃力生活的现实。
哪里像是后世的孩子,十七八岁还没吃过苦,提十斤大米走几十步就气喘吁吁,人家十五六岁早就扛着一百多斤的大米、麦子健步如飞了。
可因如此,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做学问的料,学几年耽误事不说,到头来也没啥用,不如安心在地里刨食,加上一些家里劳力缺少,宁愿摁着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想让其上学堂。
孙举文说的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几乎每一地都有。
朱允炆看向解缙。
解缙站出来说道:“按照洪武时期太祖规制,办理社学,启迪民智,宽松为主,只要百姓愿意送孩子进来,那就收入,不设条件。至于百姓不送孩子来,怕是有各自难处,朝廷不宜干涉过多。”
杨士奇有些担忧:“有些百姓家中明明没多少困难,家境也过得去,却因认识不足,阻碍孩子进学,朝廷若不作干涉,岂不是难推教育于百姓?”
解缙皱眉,反过来问:“难不成要朝廷颁布条令,强制适龄孩子入社学?”
杨士奇迟疑了点,严肃地说:“若有必要,可以。”
朱允炆抬手止住了两人争论,知道明代成化年间的杨继宗曾在地方大兴社学,设下一条规矩:
有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但那只是地方规矩,不是朝廷的,仅限于杨继宗当年管理的嘉兴。
杨继宗如此做的结果是:师儒竟劝,文教大兴。
后世执行的也是强制教育,适龄儿童不上学是违法的。既然如此,大明也就依葫芦画瓢吧。
朱允炆看向孙举文与众人:“大兴文教,离不开生源。孔子开平民教育,朕推而广之,着令内阁、三法司拟定条例,颁行天下,但凡适龄儿童,即六岁起算,无有不当理由而不入社学者,税赋加倍。若其家庭属实困难,却有理由,当由社学上报县衙或府衙核实。”
税赋加倍!
众人听闻之后,顿时抽了一口冷气。
这个惩罚,对于农户也好,商户也好,可谓一视同仁啊,直切利益,将孩子留在家,要多一倍的赋税,估计没哪个家长会愿意留孩子在家了……
孙举文满意了,朱允炆这一招法令的颁布,足以解决很多问题,那些原本应该入学而无法入学的孩子,终于可以进入社学了。
“臣替孩子们谢皇上恩典!”
孙举文凝重行礼。
一个人行礼,带动了所有人行礼。
朱允炆应下,继续问:“你说三件事,这已去其二,说吧,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孙举文笑了笑,道:“这第三件事,就是教材问题。微臣听说国子监正在编纂社学教材,臣斗胆说一句,并非不信任杨祭酒,而是希望皇上发句话,准我们社学先生参与其中。不近社学,不知幼少学生问题,因材施教,当结合学生年龄,循序渐进。”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这个家伙信誉也算刚刚的,平日里也没骗过人一文钱,咋还有人不信他?
明白了,这是孙举文在讨要“尚方宝剑”,想要在后续的社学教材编写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担心国子监一家独大,不听其他人的意见。
都是老狐狸啊。
寒纪末世笔记 小异形进入无限游戏后[直播] 诅咒 诸天:开局一个笑傲时空门 都市之魔帝之子 我用魔道证神位 诸天从水浒开始 庶女太子妃 小波吉亚小姐 幼师系统帮我考科举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 重生七零福运小娇妻 大昏君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 港综我最秀(港综:开局五点战斗力) 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 山村小毒医 至尊剑帝 当家主母 亡者归来
鬼界的一个低级鬼差,因为偷偷修炼‘炼魂谱’,而被鬼界的鬼魂们倒追着跑,很不幸地,他跑到了鬼界雷罚区,然后被雷那么一轰穿越了。穿越倒没什么,但他却带着一大票没有意识的烂鬼一起穿越,这下问题可就大了!!!...
李茂业去到科技发达的泰坦星待了六年,回到地球才发现自己只离开六天。他还带着科技研发系统回来,有了这个系统无需知道原理就能搞出黑科技,大杀四方,把其他科技公司全干趴下!...
...
做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却遇到了法师这种不科学的职业,李昱该怎么办?...
前世她因为爱上沈逸,落得众叛亲离尸骨无存的下场。如今她浴火重生,携恨归来,伤过她的她绝不手软,骗过她的她再不错信,端看她扭转乾坤,素手遮天...
这一世,我为山贼,指尖即是江湖,眸中即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