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第26讲(第1页)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前面是先笼统地来个开场白;后面呢,佛要把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开示如来藏性。在佛法里,叫四科。四科就是四个内容,这是第一科——「五阴」。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譬如有人:这个「人」,是表真人,表真心本来面目。以清净目:这是表分别智慧。观晴明空:一般地把它说为真如。唯一晴虚,迥无所有:真心本来面目空如来藏中,纤尘不立,本然清净。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其人」,仍然是指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故」呢,说为是生相无明。生相无明无缘无故地「不动目睛」。「不动」,是静止,静止是不是就是动啊?它已经有了对待法。真心本来面目中讲不动都是方便说,没有动也没有不动,它没有这种分别。这里不动就已经在动,动了一念业相。所以不动是业相无明。瞪以发劳:「瞪以发劳」,就是形成一个念。「瞪」,是业相,不动也是业相,不动就是瞪,这两个是讲一个法。「发劳」,这个「劳」是转相,是第二念。

则于虚空:这里的「虚空」已经与前面的业相,将我们的真空(晴明空)浑浊为晦昧之空(虚空)。别见狂华:这就在无明不觉有三细里出现了那个相分,在根本无明之初这个相分属于胜义色法。我们现在肉眼能看到的地、水、火、风属于浮尘;在胜义色法,一般的肉眼不可见,高层次的天眼可以见,乃至现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见。

复有一切狂乱非相:是表枝末无明,表粗相分。「狂乱」,指十法界一切的虚妄的境界万法。「非相」,是表因缘分离,虚妄名灭。「非相」,是表灭相;「狂乱」,是表生相。所以这里说尽了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十法界一切的万法生住异灭之相,是不是都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这是解决由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显现出十法界的最基础的第一关。那么这里讲的「华」是不是讲的坚固物体啊?我们在讲《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地、水、火、风的时候,是不是讲过都是心变出来的?是不是解决了一切的「狂乱非相」啊?就在这里,用心观照。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下一步是进一步解释色阴是怎么来的。为了证明是心变出来的,他说明这个狂华不是从空来,不是从眼睛出。

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想想看,如果空能够生出华来,还叫不叫虚空了?空有出入就不能叫虚空。虚空是空空旷旷,什么也没有。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这是表万法由我们的心所变现,而不是由我们心所生出来。如阿难体,不容阿难:就像阿难的身体一样,能不能容一个阿难进到里面来啊?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从眼睛出来,眼睛是不是能见啊?当合有见: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若有见者:假设有见的话。去既华空:去的时候看到「华空」,就是这个天华当空。旋合见眼:「旋」,就是进入到眼睛里,那华应该不应该见到眼睛呐?你知道不知道它能见到你眼睛呐?不知道。如果那华能见到你眼睛的话,华成了什么东西了?

若无见者:如果它不能见的话。出既翳空:那么出去的时候华既无见,云何见华?云何见空?「翳空」,就是看不到空。「翳」,是眼睛有毛病。旋当翳眼:回来的时候,眼睛里你就看不到了。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那反过来看,这按照逻辑推理应该是翳眼睛,可是逻辑推理跟事实不一样。

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我们这个眼睛明明白白就是清明眼,所以否定了上面这种逻辑推理。那么这个华既不是从空来,又不是从眼睛出,可是它确确实实出现了。所以我们应该不应该解决这个问题啊?在世间法在第二义谛里找不到它的娘家,那是不是就必然回到第一义谛里去啊?是不是就是由我们心现出来的?

是故当知:这是第二个当知,比第一个当知更厉害。第一个当知是从比喻上,色阴是这么比方的;第二个当知,你就是要明心见性。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只茶杯是不是虚妄的?怎么虚妄呢?茶杯分解为地、水、火、风这四大,这四大又是心变出来的。虽然是虚妄,它绝对不是没有,它是种妙有。

「本非因缘」,我们不是讲万物皆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合成的吗?从这个发展是不是讲因缘法呀?怎么非因缘呢?那么地、水、火、风是怎么来的?心变出来的。我们心力大的话,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个茶杯啊?需要不需要和合啊?它一念就可以变出来。我们这里和合了,带有点机械性的拼凑、制造;但是讲非因缘,离开了因缘法行不行啊?不行,还要非不因缘。不依靠因缘它能不能形成?不能。本非因缘,非不因缘。

「非自然性」,在别教里的自性就是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空如来藏中自然性,你不能讲它是自然性,但是你能不能讲它不是自然性呐?它当下是不是还是那个念呐?所以我们这里要注意非因缘非不因缘,非自然性非不自然性,也就是即因缘即自然。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样就圆满了。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不是自己跟自己捉迷藏啊?都是自己在变现。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受阴呢,是我们身根的第一念,叫直觉。手这么一搓,是不是就感受到或者冷,或者热,或者很平滑,或者很粗糙?这都是身根第一念直觉。

譬如有人:就比喻为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性。手足宴安:这是表我们自在解脱、如如不动的时候。百骸调适:跟「手足宴安」是表同一个意思。忽如忘生,性无违顺:这种状态一般可以从根本无明——生相无明和枝末无明这两个角度加以观照。我们就是在这个枝末无明打妄想的时候,有没有离开过生相无明啊?没有。所以我们在抓住当下的时候一般地都可以从根本无明开始观照起。

那么在这个实际的情况之下,这个人已经有了肉团身了,他已经进入了三细无明、六粗无明,从无明来讲已经很圆满;但是从这个比喻上面来看,要追溯到根本无明。所以如果从枝末无明来讲,这个「忽如忘生,性无违顺」,一般在修证过程中把它说为是已经达到了舍受这种境界。舍受的人他没有苦乐的感觉。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所以「妄生涩滑、冷热」,是各种各样的感受、各种各样的苦报或者福报。「涩」,是指在三恶道中众生的那种苦受;「滑」,是比喻在人道、天道的那种快乐的感受;「冷」,是指小乘人修行人那种枯燥无味的感受,也叫枯受;「热」,是指菩萨道的人虽然修得很苦,但是他也感到很高兴。各种各样的受,全靠我们怎样用心。

比如一个人已经看破了红尘,已经明白了吃苦就是消业,就是解脱;已经明白了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们自己,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惧。那么这个时候问问自己,面对灾难的时候,你的心态怎么样?比如说马上地震就要来临,你害怕不害怕?比如说把你投到监牢里,你自在不自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检验我们受阴破得怎么样。人家给你瞪一下眼睛,甩你一个耳巴子,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你是什么感受?我们可以瞒得住别人,但是一定瞒不住自己。如果在这方面欠缺,你就要用功,你继续观照对如来藏的道理观照得怎么样。真正解除了受阴,当下也就解除了想阴。圆顿大法是圆融的。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不从空来」,这个感受不是自然的,也就是说没有因缘和合,我们自性里的那种感受它不会跑出来让你来感受;没有我们的种种的造业,没有这个缘分它不会跑出来,它是随缘显现出来。「不从掌出」,自性里没有那个东西,你手掌再摸一摸,它有没有啊?自性里如果没有苦乐种种的感受,你造种种业有没有苦乐的感受啊?它一定是自性里本来就存在。

所以佛在这个破除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往往司空见惯——不从空来,不从自来,不从哪里来。实际上讲到根本的就两句话:第一,本来就有,你造业也有,不造业它也有;第二个,虽然本来就有,你不造业它也不能现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得心应手。

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我们整个人的身体都包在虚空之中,难道空还会只选择触你的掌,而不触你的头顶?要触的话,他是连头顶都得触一下。就像风一样,绝对不会只吹你的手掌,而不吹你的脑袋,是不是?这个道理很明白,这就是在讲这个受阴怎么样而来。不应虚空选择来触:如果虚空选择来触还能叫虚空吗?虚空就变成有情了。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如果从掌出来的话,还需要你两个掌合起来吗?那就不用触,他就有一种感受了嘛。如果两个手不触,能不能感觉到?不能。我们不是用这个触掌来破受阴吗?比如我们眼睛看了这个电灯产生刺激的感受,这个刺激是从哪来的呢?如果是灯的话,为什么只刺激眼睛,不刺激耳朵?如果是眼睛来的话,为什么眼睛没有看灯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刺激?所以我们学佛要学活,佛依法而讲,我们就依样画葫芦,你就能把它画好。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这个法讲得太细了,那么这个感受也是涩、滑、冷、热之感受,如果你讲这个感觉是从掌出来的,那合的时候知道,离开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回到掌里来啊?那再搓手的时候就又出来了,离开的时候就又没有了,没有了到哪里去啦?明明从掌里出来的嘛,是自己掌里的东西。那么「离则触入」,入到哪里呢?从手到手腕,这个应该是告诉你,从手腕到手臂到骨髓,你应该知道有个东西进去啊?这个「踪迹」,就是自己感觉有一种动,像气压一样的动。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搓了以后有没有这个感觉?没有。

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如果这样讲的话,一定有个触从手掌出来再进去,也就是说一定有一个觉性,它专门知道这个触,知道有个东西在身上来来往往。如果是这样的话,何必还要等到两手掌合起来才叫触呢?这是佛讲的话,讲得很客气,也非常实在。所以我们为什么讲要打破《楞严经》是天书这个神话?《楞严经》就是我们的心法,就是讲的我们本身周边的事情与生活中密切相关一切的环境,有什么听不懂?所以佛感到众生可怜,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并不复杂,只是由于我们贪、嗔、痴,而让我们应该明白的东西不去搞明白。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就是明心见性之说。那最后多加一句,「是故当知,受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破除了受阴的话呢,也就等于破除了见浊。见浊,就是我们对当人当下以及对这个周边环境,在认知上发生了根本的颠倒。所以当你生烦恼的时候,就说明你这个受阴还没有破,你还有喜怒哀乐那种感受。我们在看到别人受痛苦、别人在迷惑颠倒的时候,我们也会生烦恼,甚至生嗔恨心,但是这种烦恼心、嗔恨心有功德,因为他那种烦恼心不是为自己。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谈说酢梅,口中水出:现在谈到、想到酢梅,你们嘴里是不是口水生出来了?佛智慧无比,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教化我们。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思」,是回想,如果没有蹋过悬崖的人,能不能想起来啊?往往在登高时,腿是不是有点软呢?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以此来比喻说明这个想阴是怎么形成的。《楞严经》里把想阴说成是融通妄想。怎么融通呢?心里就通过头脑中的回忆,是不是这个意根对法尘啊?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思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应该是「如是酢想」。「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果从梅生的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啊?也不是通过我们嘴巴讲了,心里有了感觉以后才有酢说。如果说从口生的话,那谈不到酢、谈不到梅。如果我们谈的是泥巴瓦块、谈的是臭狗屎,你有没有口水啊?没有。

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口闻、待耳」,就属于我们想阴生了烦恼以后,是一种心态反应,耳朵里也不会生出口水来。有的人说脑袋里想,那脑袋里也生不出口水;我心里想,心里也生不出口水来。不是直接从相关的那些东西而有这些反应,是哪里想哪里就有。

强吻主角师尊,必死的我居然活了  修仙世界大型角色扮演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快穿,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  重生,强势进入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人在雷欧,变身奈克瑟斯  我在七零收废品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我被天道曝光,女帝连夜请我出山  影无纪  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诸天:从大唐贞观开始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灌篮无敌三井寿  【【假装】】  重生之白莲花女仙复仇记  人在木叶,我有穿越者聊天群  核战末日我搬空了敌国军火库  快穿,我只是男配啊为什么都爱我  

热门小说推荐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四年前,手术台上她割掉了对他的眷恋,四年后,她决定再也不会动心...

刀墓

刀墓

古求,母星地球塞克镇一小无赖,却幻想离开地球,探究星际漂流,可是下一阵子他却是才知道自己错的荒谬。历经生死习了武艺才知自身弱小,依靠土遁偷绝技下黑手,慢慢变强,令人闻风丧胆。为了变强,修习还存在于理论基础的功法,一次次走火入魔,终于育出雷刀。雷刀出,刀墓成!一路走过,血雨腥风之中站立的他,人称魔鬼女子怀胎生子,他却生刀。书友群31680057(感谢书友你想咋的提供)...

21世纪的死灵法师

21世纪的死灵法师

死灵法师Necromancer是来源于古欧洲的一种神秘巫师,这些人往往是男性,懂得召唤奴役死者的灵魂,使之成为不死生物。通常修此业者,身体羸弱,面色苍白,心理扭曲,不亲近并且怀疑他人。某些技艺精深者,可以用肉体为代价,变为巫妖获得永久的生命。但是谁能告诉我,怎么在21世纪修炼亡灵巫术啊!法治社会我连一具骷髅都弄不到啊!三澄美琴陈医生,快来帮我看下这具尸体,我找不到死者的死因!城之内博美陈医生,先来帮我看看这个患者,他到底是什么病!书友群号...

最强成长系统

最强成长系统

作者不言只字的经典小说最强成长系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个身份卑微的小人物,因为一场天外流星雨,得到逆天成长系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不再是梦想。彪悍的人生,有了最新的诠释,我的人生,只有强,更强,最强...

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

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亭云居士的经典小说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特别好命的男女,他们的一生,总有一位伴侣甘愿无所回报的照顾和爱护。一个极其普通的男孩子,忽然间掉进了一位仙女设置的人生情网,让他不需要像同龄人一般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为他提供了富裕的经济基础,并且创造了一切能让他按着自己的爱好安分生活的环境时。他不得不反问自己,我,何德何能,为什么有这么好命运,难道她前世真的欠我什么吗?这是火先生和青仙女生活了二十年以后的回忆录,记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