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第1页)

我在上面提到今天中国散文坛上作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与刘埙的两个标准完全相当。今天中国的散文,只要你仔细品味一下,就不难发现,有的作家写文章非常辛苦,&ldo;作为&rdo;之态,皎然在目。选词炼句,煞费苦心。有一些词还难免有似通不通之处。读这样的文章,由于&ldo;感情移入&rdo;之故吧,读者也陪着作者如负重载,费劲吃力。读书之乐,何从而得?

在另一方面,有一些文章则一片真情,纯任自然,读之如行云流水,毫无不畅之感。措辞遣句,作者毫无生铸硬造之态,毫无&ldo;作为&rdo;之处,也是由于&ldo;感情移入&rdo;之故吧,读者也同作者一样,或者说是受了作者的感染,只觉得心旷神怡,身轻如燕。读这样的文章,人们哪能不获得最丰富活泼的美的享受呢?

我在上面曾谈到,有人主张,写散文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写则写,愿停则停,毫不费心,潇洒之至。这种纯任&ldo;自然&rdo;的文章是不是就是这样产生的呢?不,不,绝不是这样。我谈过惨淡经营的问题。我现在再引一句古人的话,《湛渊静语》引柳子厚答韦中立云:&ldo;故吾每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rdo;上面引刘埙的话说&ldo;柳则纯乎作为&rdo;,也许与此有关。但古人为文绝不掉以轻心,惨淡经营多年之后,则又返璞归真,呈现出&ldo;自然&rdo;来。其中道理,我们学为文者必须参悟。

1997年10月30日

第2章写文章

当前中国散文界有一种论调,说什么散文妙就妙在一个&ldo;散&rdo;字上。散者,松松散散之谓也。意思是提笔就写,不需要构思,不需要推敲,不需要锤炼字句,不需要斟酌结构,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理论如此,实践也是如此。这样的&ldo;散&rdo;文充斥于一些报刊中,滔滔者天下皆是矣。

我爬了一辈子格子,虽无功劳,也有苦劳;成绩不大,教训不少。窃以为写文章并非如此容易。现在文人们都慨叹文章不值钱。如果文章都像这样的话,我看不值钱倒是天公地道。宋朝的吕蒙正让皂君到玉皇驾前去告御状:&ldo;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rdo;如果指的是这样的文章,这可以说是刁民诬告。

从中国过去的笔记和诗话一类的书中可以看到,中国过去的文人,特别是诗人和词人,十分重视修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ldo;语不惊人死不休&rdo;,是人所共知的。王安石的&ldo;春风又绿江南岸&rdo;中的&ldo;绿&rdo;字,是诗人经过几度考虑才选出来的。王国维把这种炼字的工作同他的文艺理想&ldo;境界&rdo;挂上了钩。他说:&ldo;词以境界为最上。&rdo;什么叫&ldo;境界&rdo;呢?同炼字有关是可以肯定的。他说:&ldo;&lso;红杏枝头春意闹&rso;,着一&lso;闹&rso;字而境界全出。&rdo;&ldo;闹&rdo;字难道不是炼出来的吗?

这情况又与汉语难分词类的特点有关。别的国家情况不完全是这样。

上面讲的是诗词。散文怎样呢?我认为,虽然程度不同,这情况也是存在的。关于欧阳修推敲文章词句的故事,过去笔记小说多有记载。我现在从《霏雪录》中抄一段:

前辈文章大家,为文不惜改窜。今之学力浅浅者反以不改为高。欧公每为文,既成必自窜易,至有不留初本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粘之屋壁,出入观省。至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每一篇出,士大夫皆传写讽诵。唯睹其浑然天成,莫究斧凿之痕也。

这对我们今天写文章,无疑是一面镜子。

1993年12月26日

第3章文章的题目

文章是广义的提法,细分起来,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项:论文、专着、专题报告等等。所有的这几项都必须有一个题目,有了题目,才能下笔做文章,否则文章是无从写起的。

题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不出两端,一个是别人出,一个是自己选。

过去一千多年的考试,我们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是老师或其他什么人出题目,应试者或者学生来写文章。封建社会的考试是代圣人立言,万万不能离题的,否则不但中不了秀才、举人或进士,严重的还有杀头的危险。至于学术研究,有的题目由国家领导部门出题目,你根据题目写成研究报告。也有的部门制订科研规划,规划上列出一些题目,供选题参考。一般说来,选择的自由不大。20世纪50年代,我也曾参加过制订社会科学规划的工作,开了不知多少会,用了不知多少纸张,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规划终于制订出来了。但是,后来就没有多少人过问,仿佛是&ldo;为规划而规划&rdo;。

以上都属于&ldo;别人出&rdo;的范畴。

至于&ldo;自己选&rdo;,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自由的。然而实际上也不尽然,有时候也要&ldo;代圣人立言&rdo;。就是你自己选定的题目,话却不一定都是自己的,自己的话也不一定能尽情吐露。于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ldo;八股&rdo;,只准说一定的话,话只准说到一定的程度。中外历史都证明,只有在真正&ldo;百家争鸣&rdo;的时代,学术才真能发展。

特别是有一种倾向危害最大。年纪大一点的学术研究者都不会忘记,过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某一些人大刀阔斧地批判&ldo;从杂志缝里找文章&rdo;的做法。这些人大概从来不看学术杂志,从来也写不出有新见解的文章,只能奉命唯谨,代圣人立言。

稍懂学术研究的人都会知道,学术上的新见解总是最先发表在杂志上刊登的论文,进入学术专着,多半是比较晚的事情了。每一位学者都必须尽量多地尽量及时地阅读中外有关的杂志。在阅读中,认为观点正确,则心领神会。认为不正确,则自己必有自己的想法。阅读既多,则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见解,发而为文,对自己这一门学问会有所推动。这就是&ldo;从杂志缝里找文章&rdo;。我现在发现,有颇为不少的&ldo;学者&rdo;从来不或至少很少阅读中外学术杂志。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一门学问发展的新动向,也得不到创新的灵感,抱残守缺,鼠目寸光,抱着几十年的老皇历不放,在这样的情况下,焉能写出好文章!我们应当经常不断地阅读中外杂志,结合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一心一意地&ldo;从杂志缝里找文章&rdo;。

第4章文以载道

中国古代学者能文者多,换句话说,学者同时又兼散文家者多,而今则颇少。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由不得你不承认。可是,如果想追问其原因,则恐怕是言人人殊了。

过去中国有&ldo;诗言志&rdo;和&ldo;文以载道&rdo;的说法。抛开众多注释家的注释不谈,一般人对这两个说法的理解是,所谓&ldo;志&rdo;是自己内心的活动,多半与感情有关,&ldo;言志&rdo;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抒发形式则既可以用诗歌,也可以用散文,主要是叙事抒情的散文。所谓&ldo;唐宋八大家&rdo;者,皆可以归入此类。而&ldo;载道&rdo;则颇与此有别。&ldo;道&rdo;者,多为别人之&ldo;道&rdo;。古人所谓&ldo;代圣人立言&rdo;者,立的是圣人之道。自己即使有&ldo;道&rdo;,如与圣道有违,也是不能立、不敢立的。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另一种回忆录  北方城郭  SARS危机  石破天惊  季羡林谈人生  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留德十年  真话能走多远  牛棚杂忆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阅世心语  痛并快乐着  幸福了吗  学问人生  白说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热门小说推荐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四年前,手术台上她割掉了对他的眷恋,四年后,她决定再也不会动心...

刀墓

刀墓

古求,母星地球塞克镇一小无赖,却幻想离开地球,探究星际漂流,可是下一阵子他却是才知道自己错的荒谬。历经生死习了武艺才知自身弱小,依靠土遁偷绝技下黑手,慢慢变强,令人闻风丧胆。为了变强,修习还存在于理论基础的功法,一次次走火入魔,终于育出雷刀。雷刀出,刀墓成!一路走过,血雨腥风之中站立的他,人称魔鬼女子怀胎生子,他却生刀。书友群31680057(感谢书友你想咋的提供)...

21世纪的死灵法师

21世纪的死灵法师

死灵法师Necromancer是来源于古欧洲的一种神秘巫师,这些人往往是男性,懂得召唤奴役死者的灵魂,使之成为不死生物。通常修此业者,身体羸弱,面色苍白,心理扭曲,不亲近并且怀疑他人。某些技艺精深者,可以用肉体为代价,变为巫妖获得永久的生命。但是谁能告诉我,怎么在21世纪修炼亡灵巫术啊!法治社会我连一具骷髅都弄不到啊!三澄美琴陈医生,快来帮我看下这具尸体,我找不到死者的死因!城之内博美陈医生,先来帮我看看这个患者,他到底是什么病!书友群号...

最强成长系统

最强成长系统

作者不言只字的经典小说最强成长系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个身份卑微的小人物,因为一场天外流星雨,得到逆天成长系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不再是梦想。彪悍的人生,有了最新的诠释,我的人生,只有强,更强,最强...

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

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亭云居士的经典小说火先生的回忆录之平行空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特别好命的男女,他们的一生,总有一位伴侣甘愿无所回报的照顾和爱护。一个极其普通的男孩子,忽然间掉进了一位仙女设置的人生情网,让他不需要像同龄人一般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为他提供了富裕的经济基础,并且创造了一切能让他按着自己的爱好安分生活的环境时。他不得不反问自己,我,何德何能,为什么有这么好命运,难道她前世真的欠我什么吗?这是火先生和青仙女生活了二十年以后的回忆录,记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