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第1页)

这场叛乱最后在胡人(回纥)的帮助下平息了,大唐王朝却也从此一撅不振。尽管此后它又维持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但已无复当年的盛况和锐气。只要读读中晚唐的诗就知道,其气度与盛唐已不可同日而语。什么&ot;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ot;(许浑),什么&ot;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ot;(杜牧),那几乎是一片挽歌。

帝国的黄金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第二章中央集权五集权,再集权

历史的经验总是会引起注意,前车之覆也理所当然地是后车之鉴。然而,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ot;雄略之主&ot;,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灭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宋、明、清三朝的情况,大体如此。

北宋帝国的巩固政策,周谷城先生概括为四句话:集兵权于中央,以文臣知州事,提高监察之权,优待被征服者(《中国通史》)。宋太祖赵匡撤是军人出身。他能够当上皇帝,就因为他握有兵权。他比谁都知道军队的重要和危险。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保他自己和他的子孙后代绝对能够指挥军队,而不是军队指挥他们。这件事甚至被说成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杯酒释兵权。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措施。

宋代的军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就是中央军,也是帝国的&ot;精锐部队&ot;;厢军就是地方军,即诸州之兵;乡兵则是杂牌军,甚至是乡勇、团练之类;至于藩兵,大约连有组织的民兵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因此史家也有不把藩兵计算在内的。显然,诸军之中,最重要的是禁军。宋太祖夺回来的,就是这一部分的兵权。夺回来以后,全部集中在京师,统一指挥,统一操练,统一调动,并指派最优秀的教官(《水浒传》所谓&ot;八十万禁军教头&ot;,大约就是此类人物)。其中最精锐的&ot;帝国卫队&ot;,皇帝还要亲自检阅。禁军根据国家需要轮流调往各边陲重镇,且三年调防一次。统军的将领,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文官担任。这些文官,也是要轮值的。镇州的厢军,也要调防。总之,练兵的不带兵,带兵的不统兵。地方上没有常驻的部队,部队上没有常任的将领。这就叫&ot;兵无常帅,帅无常师&ot;(部队没有常任的指挥官,指挥官没有常属的部队)。

这当然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国家的军队变成自己私人的军队。要知道安禄山之流之所以能够造反,就因为军队是他们自己的,手下的将士只认统帅,不认皇帝。一旦统帅有心谋反,顷刻之间就会大起祸端。即便一时不反,像中晚唐的节度使那样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也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有宋一朝,防兵如防贼,绝不允许出现兵权大于皇权的可能。实际上岳飞之所以被杀,就因为他有&ot;岳家军&ot;,还有一个很不合适的口号&ot;撼山易,撼岳家军难&ot;。这就犯了赵宋王朝的大忌。更何况这时的赵宋,又是一个摇摇欲坠的逃命王朝,岂能不神经过敏,必欲去之而后快?说到底,秦桧其实不过帮赵构去了一块心病而已,正所谓&ot;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ot;(文征明《满江红》)。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像这样上下脱节,毫无凝聚力的军队,在战争中能不能奋勇当先,所向披靡,却又是一个大问题。兵权是夺回来了,但军队也废掉了。事实上,有宋一代,也几乎被公认为是战斗力最弱的一个王朝。不但并无能力收复失地,最后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而让寡妇上阵打仗,将军徒唤奈何的故事,大约也只能在这个朝代上演。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唐解放思想,结果放纵了军人,引来杀身之祸;宋加强集权,结果限制了军队,丧失抵抗能力。帝国制度的左右为难,由此可见一斑。

于是到了明清两代,最高当局就觉得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

改制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此人也是一个集权主义者。他的统治手段,也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厉行集权制度,提高专制权威,屠杀文武功臣,整顿地方吏治(请参看周谷城《中国通史》)。这就比赵匡胤厉害多了。赵匡撤不过夺了武将的权,而代之以文官,朱元璋则还要夺文官的权。我们知道,明代原本是有宰相的,明代的宰相叫丞相。明代也原本是有相府的,明代的相府叫中书省。但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ot;谋逆&ot;一案发难,撤销中书省,不再任命丞相,皇帝直辖六部。清人入关以后,承袭明制,也不设宰相职务,从秦汉开始实行了一千六百年的宰相制被彻底废除。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取代&ot;宰相制&ot;的是&ot;阁臣制&ot;。所谓&ot;阁臣&ot;,其实就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因为这些高级秘书来自翰林院,办公的地点则或在殿(如武英殿),或在阁(如文渊阁),故被称为&ot;殿阁大学士&ot;,也叫&ot;阁臣&ot;。这些人,民间尊称为&ot;阁老&ot;,皇帝则称其为&ot;辅臣&ot;。事实上,阁臣的任务也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务,同原先的宰相差不太多,所以民间仍视&ot;入阁&ot;为&ot;拜相&ot;,称&ot;阁老&ot;为&ot;相爷&ot;,视&ot;阁臣&ot;为&ot;相国&ot;。明代和宋代一样,也是文臣统兵。朝廷重臣出则为将帅,入则为阁辅,这就叫&ot;出将入相&ot;。

其实阁臣与宰相并不能相提并论。第一,历代宰相都有相府(比如汉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唐代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府中有僚属,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的尚书省,明初的中书省,均统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阁臣却没有自己的行政机构,也不能直接指挥六部。后来,为了提高阁臣地位,以六部尚书充任阁臣,事情自然又另当别论。但这是人事,不是制度。第二,宰相官居一品,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阁臣则品秩不一,明成祖朱棣时品级最低的一个阁臣竟只有从七品(副县级)。所以,要提高阁臣地位,就只有加衔,比如&ot;太师上柱国特进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ot;,地位就高得吓人了。第三,宰相有行政权和执行权,许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针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这也是阁臣望尘莫及的。当然,明代的某些阁臣,尤其是内阁首辅,实际权力也非常之大。比如严篙、张居正,就被史家称为&ot;有相权而无相位&ot;。不过这两个人在后世也颇受批评,因为他们越权越位,身为阁臣却做了宰相的事情。

然而就连这样的&ot;阁臣&ot;,后来也被雍正皇帝&ot;束之高阁&ot;,成为&ot;荣誉职务&ot;。真正管事的,则是所谓&ot;军机大臣&ot;。军机大臣每天都要面见皇帝,商量军国大事。皇帝的命令则以军机大臣的名义下发,称为&ot;廷寄&ot;。外面的奏章也由军机直达御前,不必通过内阁,&ot;军机处&ot;成了最高权力机关。当然这是后话,回头再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务虚笔记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活着的事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从星空到心灵  我与地坛  汉代风云人物  易中天品三国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灵魂的事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记忆与印象  十六岁少女  山顶上的传说  女生贾梅  病隙碎笔  孤女俱乐部  高高的树上  

热门小说推荐
高冷总裁捡回家

高冷总裁捡回家

继母逼嫁,男友劈腿,还被陌生男人拖上床!方小鱼不禁掩面我怎么这么惨!一夜缠绵,竟然中奖,大着肚子的她又被赶出家门,方小鱼长叹原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谁知时来运转,带着包子的方小鱼竟被传说中的高冷总裁捡回家。从此,上班有人送,下班有人接,包子还有人带,只是总裁怎么夜夜要爬她床?这晚,被总裁大人又一次扑倒的方小鱼不由大叫沐攸阳,你大爷的高冷呢!间太久是种什么体验?...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作者易如意的经典小说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李承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大唐帝国的千秋长盛,孤王要改革。李世民老子十六岁领兵,杀兄杀弟还囚父,老子还...

重生之战士为王

重生之战士为王

------------情牵两世缘,为爱而重生-------------主线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红色家族子弟,带着前世的遗憾,回到了十年之前划时代网游九刚刚开服的前一天,一切重头再来-------支线实在有点多,要知道详情,请参考目录。一条任务一条‘王者之心’任务,贯穿本书始终。三种感情亲情,爱情,兄弟情,三种感情文中无处不在。本书刷副本记录,寻隐藏任务,特殊职业,找队友,招拥兵,建公会,打国战,游戏元素一应俱全。本书主角不窝囊,不二,不忍气吞声,不钻牛角尖,总之绝不虐主。刚建了个QQ群86544284,有兴趣的可以加哈。另外求推荐收藏点击。欢迎大家指正,专业喷子勿扰。...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干物女是已经放弃恋爱,凡事都说这样最轻松的年轻女孩。主角的名字叫作安忆,她很喜欢安逸的生活。为了安逸的生活,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她,只能拿起画笔,赚取足够金钱供她死宅,等什么时候赚够了钱那就尽情地休刊吧。什么?无数粉丝读者暴动了?还破口大骂坑王之王?诶诶诶那该怎么办?什么嘛,原来只要爆照就可以平息读者的怨念啦,真是安逸呢...

影帝不肯承认心动了

影帝不肯承认心动了

影帝不肯承认心动了内容简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