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第1页)

第二章中央集权三焚坑事业要商量

作为一个享国极久、好大喜功又确有建树的君主,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常常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即所谓&ot;秦皇汉武,唐宗宋祖&ot;。正是他,对内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对外&ot;鹰击为治&ot;,平南越,征朝鲜,伐匈奴,通西域,使大汉声威远播海外,王朝国势达于顶峰,也使他自己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历史坐标。

平心而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基本上都不过是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础,完成前人未竟之事业。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汉武帝的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全凭从惠帝、高后到文帝、景帝数十年积累的政治资源和国家财富。甚至就连软硬兼施的治国方略,也是其先祖留下来的,只不过被他用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而已。

那么,汉武帝就没有&ot;创造&ot;吗?有。比如&ot;独尊儒术&ot;就是。

据《汉书&iddot;董仲舒传》,这事原本起因于董仲舒的一次对策――&ot;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ot;。这就是所谓&ot;罢黔百家,独尊儒术&ot;。但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绝不是董仲舒一时兴起的随口建议,也绝非汉武帝一时冲动的胡乱拍板,而是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与民间思想之间最成功、也是唯一一次成功的交易。我们知道,这次交易的有效期竟长达两千多年。因此,它只能是双方长期探索和深思熟虑的结果。

董仲舒是乙方的代表,他代表着一种学说和一个阶层。这种学说就是儒学,这个阶层就是&ot;士&ot;。士,原本是邦国时代最低一级的贵族,其上依次是大夫、诸侯和天子。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他们都是&ot;领主&ot;。士却没有领地,顶多有一块没有主权和治权的田地(士食田)。没有领地,所以没什么家产。因为是贵族,所以不事生产。没有家产又不事生产,就只有&ot;寄生&ot;。所以士的依附性极强。他们是&ot;毛&ot;,必须依附在一张&ot;皮&ot;上。事实上,士的安身立命之本,无非修齐治平。修,就是修身;齐,就是齐家;治,就是治国;平,就是平夭下。第一件事是士自己的,后面三件事则分别是大夫、诸侯和天子的,但需要士来帮忙。也就是说,士,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学成文艺武艺,这就是修身;然后帮助大夫打理采邑,这就是齐家;辅助诸侯治理邦国,这就是治国;协助天子安定四海,这就是平天下。总之,士一定要有所作为,也一定要有所依附。于是,文士便依附于诸侯大夫,替他们出谋划策(也兼做文秘);武士便依附于霸主袅雄,替他们出生人死(也兼做刺客)。而且,由于士没有不动产,所以流动性很大;又由于他们有一技之长,所以颇受欢迎。因此,士们便朝秦暮楚,出将人相,游走于各国之间,号称&ot;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叛)魏魏伤&ot;(王充《论衡&iddot;效力》),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

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士虽然没有领地,也没有主权和治权,却有自由人的身份和一身的本领。而且,正因为他们没有领地,也就没有拘束,反倒比天子、诸侯、大夫自由,当然可以今天依附这个,明天帮助那个。但是,邦国制度解体,天下归于一统以后,这个活跃的力量就成了帝国的不安定因素。这时,做文秘的文士已成为儒,做刺客的武士已成为侠。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们都为集权制度所不容,于是有汉武帝的剿灭武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惜,侠也好儒也罢,都剿不胜剿。他们就像那&ot;离离原上糙&ot;,当真&ot;一岁一枯荣&ot;。只要一有风吹糙动,便会跳出来破坏捣乱,包括侠的无法无天和儒的胡说八道。

何况武侠可以剿灭,儒生却不能杀光。因为武侠的任务可以由军队来承担,儒生的工作却无法由吏员来完成,除非那吏员原本是儒生(文官)。我们知道,帝国作为权力社会,它在本质上是&ot;文治&ot;的(即依靠权力这种非典型暴力来维持统治)。既然本质上是&ot;文治&ot;,文官和儒生就是治国的主要依靠对象了。所以儒生不但不能&ot;剿&ot;,还得&ot;用&ot;。问题在于,从邦国时代过来的儒生还保留着自由散漫和仗义执言的个性。因此,如何让这些搞惯了&ot;自由化&ot;的儒生为其所用,是帝国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儒生也在寻找出路,而最好的出路莫过于为帝国效劳。这一点他们倒大多想得通。第一,儒生作为&ot;毛&ot;,总归要依附在一张&ot;皮&ot;上。附在诸侯身上是依附,附在皇帝身上也是依附,没什么两样,而且附在皇帝身上更体面,再说除了皇帝也没别人可依附。第二,儒生饱读诗书,原本就是要为政治服务,即所谓&ot;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ot;。如果不为帝国效劳,岂不是浪费?第三,儒生的抱负,如前所说,从来就是&ot;修齐治平&ot;。现在,身已修好,家无可齐,如不&ot;平治天下&ot;,如何施展抱负?而如不投靠帝国,又如何经世济民?再说,如果这样一些知书达理、通晓先王之道的人不去治理国家,却让昏官武夫胡作非为,则奈天下苍生何?于心不忍啊!

有了诸如此类的&ot;正当理由&ot;,儒生便认为应该尽可能主动地投怀送抱。因此,汉高祖天下初定,叔孙通就赶去效力;汉武帝金殿问策,董仲舒就对答如流。一方正要招安收编,另一方也正要卖身投靠,双方各有所需,自然一拍即合。

不能说在此之前就没有人起过这种念头,帝国也应该早就看出了士们既独立又依附的双重性,这是他们能够达成交易的根本原因。然而董仲舒与汉武帝一拍即合,却因于一个更重要的共识,那就是:统一的帝国应该有统一的思想。据《汉书&iddot;董仲舒传》,董仲舒对汉武帝说:孔子作《春秋》,讲的就是天下一统。这是宇宙间的永恒规律(天地之常经),人世间的根本道理(古今之通谊)。可是现在,学说不统一(师异道),议论不统一(人异论),各人有各人的主义(百家殊方),各派有各派的路线(指意不同),皇上不能一统天下(上无以持一统),国家无法制定政策(法制数变),人民无所适从(下不知所守),怎么能做到孔子提出的&ot;大一统&ot;?言外之意也很清楚:没有统一的思想,哪有统一的帝国?

这是秦始皇也曾考虑过的问题,只不过他选错了对象(推崇法家),找错了帮手(以吏为师),用错了手段(焚书坑儒)。法家思想是一种政治谋略学,用来武装帝王可以,用来教育人民就太不合适。法家思想培养的吏员,也只能处理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教化民众则力不从心。像商鞅那样使用暴力就更是大错特错,思想问题岂是暴力可以解决的?汉初提倡的黄老之学也不行。那种思想倒是温柔,却只能造就清静无为和一盘散沙,不能造就大一统,更不能帮助好大喜功的君王成就霸业和帝业。但是现在好了,董仲舒帮帝国解决了这个难题。董仲舒告诉汉武帝: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这就是儒家思想。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

务虚笔记  孤女俱乐部  灵魂的事  高高的树上  十六岁少女  从星空到心灵  记忆与印象  汉代风云人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  女生贾梅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山顶上的传说  活着的事  易中天品三国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热门小说推荐
帝国之全面战争

帝国之全面战争

女人,权利,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是他毕生的追求。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真理在炮火中建立,只有死人才不会造反!只有当你站在别人头顶时,你的话语才会让众人用心去聆听,去服从!与征服之全面战争同类型的爽文,你们懂得。...

民国草根

民国草根

那年,雪下得极大。邵家死的只剩下一人,一个叫做邵满囤的少年。为了活下去,他敲开了村子里院墙最高的那户人家。初家。当邵满囤迈入那扇涂着红漆的角门时,他从没想过,他推开的不仅仅是一扇能让他活命的门。在那扇门后,有他的新的名字邵年时。有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道路行商。有他敬了一辈子的人物初家老爷。还有他疼爱了一辈子的女人初雪这是一个小长工的民国飘摇路哪怕风吹雨打,我自坚如磐石。...

一夜危情:豪门天价前妻

一夜危情:豪门天价前妻

遭哥哥陷害,她被送上陌生男人的床。一夜,她失了身,爸爸意外坠楼,妈妈心脏病发她失去所有。几近走投无路时,他犹如天神一般降临在她的面前。他说我需要一个听话...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堂堂修仙界天机门第三百六十代掌门人穿到贫困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平行空间华夏1958年。养父母双亡,与哥哥相依为命?!!4岁的李沉舟表示要想吃饱饭,上山下河必须干!要想日子好,自身条件必须好!要想不被欺,修炼强大必须搞!要想老公好,从小培养必须早!十岁的李沉渊表示我妹妹年纪小,你们不准欺负她。被她揍到不要不要的小伙伴们表示究竟谁欺负谁?我妹妹人小体弱,你们要让着她。目睹人小体弱的妹纸一拳头打死一头野猪的小伙伴们表示我们比她还弱。我妹妹人俊大方脾气好,你们没一个比得上她。五短身材,这是俊?一入她手拿不回,这是大方?一言不合直接干,这是脾气好?渊哥,脸是个好东西,请捡好!...

士兵突击之兵王系统

士兵突击之兵王系统

穿越而来,成了许三多的兄弟!?于是,一个名叫云诺的少年从士兵突击开始,逐渐成为令周强列国闻风丧胆的最强兵王!犯我河山者,虽远必诛!...

傲娇女医生的坑院长日常

傲娇女医生的坑院长日常

海归医生陈凯悦为了调查外祖父一家死亡的真相,特地选择慕氏综合医院,而医院的院长居然是慕寒。院长,我的手术费很贵的。无妨,只要治好人就行。几天过后,陈凯悦由衷慨叹,这家医院真坑,手术费要少了!院长,我替你开刀吧,手术费少收你一点。不用。可是结果,她本人被推进手术室,而开刀的正是慕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